周姬昌致吳伯蕭信札
《寫作》雜志作為中國寫作學會會刊,創刊于1981年7月。全國高校的寫作課教員是學會的基礎會員,也是《寫作》的創作骨干。諸多有名詩人、作家、學者,如艾青、賀敬之、何其芳、冰心、葉圣陶、徐遲等的一些佳作陸續在《寫作》上刊發。但是雜志在創刊之初所碰到的艱巨卻不為人知。近日無機會讀到周姬昌致吳伯蕭一通二十頁長信,提醒請吳伯蕭出山的本相。
吳老同道:十二日年夜函敬悉。明天給您打了三次遠程德律風,上、下戰書您都不在家,早晨七點半又打了一次,說您看戲往了。沒措施,只好趕寫此信……您信中說,刊物主編不寫您的名字,這確是一個困難,由於封面和封四提早開印了,主編和編委名單(共19人)印在封四,封面套四色,封四套二色,印刷費工,故提早開印,註釋后印,不然七月就出書不了。據印刷廠來德律風說,封面、封四已印了一萬多張,我在接到您的信后,已告訴印刷廠,封面、封四當即停印。故明天打遠程德律風給您,向您再作請示,假如您堅執分歧意放您的主編名字,那只好將印好的一萬多張所有的作廢。由於主編無人,則一切編委名單只好所有的撤消了……一切由您決議。速電告我,火速火速!!!(實在,在封四印上主編、編委名單,也是理事會決議的事)
寫信時的急切焦灼之情,溢于言表。
在給吳伯蕭的信中,周姬昌起首報告請示了一件事:《寫作》預計頒發《報刊編纂要常常檢討文風》一文,送至《國民日報》和中宣部。《國民日報》總編室來函說,我們以為貴刊頒發《報刊編纂要常常檢討文風》一文,包含用紅線畫的兩段,對于國民日報是不會發生欠好的影響的。你們盼望國民日報帶頭教學搞好文風,對此我們非常感激!我們必定盡力如許做……從高低詞句可以看出,吳伯蕭曾讀過這篇文章,并提出了一些看法。周姬昌處置得很穩重,經編纂部全部研討后,決議將稿件當真修正后註銷。顯然,如許做吳伯蕭必需知情。
周姬昌是一個經過的事況比擬豐盛的學者。他1947年餐與加入中共地下黨組織,曾任新四軍三十五支隊溫溪聯絡站聯絡員,束縛軍溫州市上斗門地域軍代表。新中國成立后,由軍舞蹈場地隊批準進進復旦年夜學外文系唸書。歷任西南產業部、國度重產業部、冶金部記者,武鋼教導處英語教員,武漢年夜學中文系教員、講師。
這份函件的末尾,題名為6月16日,沒有署來歲份,估量是1981年。那時周姬昌在武漢年夜學任教,共享會議室擔負教學場地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,并開辦《寫作》雜志。從函件內在的事務看出,雜志尚處于費盡周折開辦階段。信息收回后,郵局不竭出去匯款,訂戶已逾五萬,但吳伯蕭尚未應允任主編。周姬昌說他曾給復旦年夜學于成鯤同道寫信,想把刊物轉交,對方不愿接收。一家好的刊物私密空間,必需請一位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家擔負主編,吳伯蕭是適合人選。在信中,他破費良多翰墨,先容本身的經過的事況,并為本身所做的一切竭力作說明。
吳伯蕭平生寫下了大批散文作品,重要搜集在《軍書》《黑紅點》《北極星》《忘年》中。散文《南泥灣》《記一輛紡車》《菜園小記》等作為范文支出中學語文教材中,《早》被編進小學語文教材。這些作品以誠摯的感情、洗煉的說話博得了寬大師生的愛好。由他擔綱《寫作》雜志,顯然是對的的。但他跟周姬昌經由過程幾回信,來往并未幾,采取謹嚴立場也完整正常。
周姬昌說,為了學會三千多名會員的信任,在艱苦情形下,他挑起了學會的重任,把刊物任務頂起來。他曾先后屢次赴京,造訪周揚、陳荒煤等文藝界引導,社科院等單元擔任同道,經過的事況了各種周折。他與陳荒煤長談過三小時,很想請陳荒煤任主編,因各種緣由未能勝利。寫作學會召開成立年夜會時,吳伯蕭在廈門,沒能餐與加入。
就約請葉圣陶師長教師擔負寫作學會聲譽會長的事,他在信中也作了當真說明:“關于葉老題目,我在京時,曾往東四八條葉老家三次,請他擔負聲譽會長并題詞,都是葉老的兒子葉至善招待我,葉至善同道再三告知我,葉老可以擔負聲譽會長。我臨離京時,還不安心,又往他家。至善同道說:‘我完整可以代表我父親說這話,可以擔負聲譽會長。’所以,聘任聲譽會長也是事前征求看法,以后才在會上拍手經由過程的。怎么能說是‘會長說謊聲譽會長?’至于‘有名散文作家’一語,這也得請您諒解。這不是‘大吹大擂’,由於我們國度此刻有一個風尚,無論學會、研討會或辦刊物,都需求有‘名人’掛牌……”
他在信中也訴說了心坎的苦處。往年出差北京,辦學會的事,恰逢武年夜評薪水。等他回來,早就評完了,他拿的仍然是1956年的薪水尺度,二十五年沒有變更。他想調離武年夜。上海科技年夜學請他往開辦文學院,全家可進上海戶口,可是他一走,學會就要受喪失,會刊無人管。在全國各校同道的勸告下,他不得已留在武年夜,把學會任務搞起來,小我得掉不往計較。為了學會,小我作出多年夜就義,可想而知。他甚至想編完二期后提出告退。
周姬昌當然清楚,要辦成一件事是極不不難的。刊物行將出書,大量的艱苦還在后面。還有良多事,一言難盡。他關閉心腑,向吳伯蕭訴說了這些,無疑是沒有什么可隱瞞的了。
到了三十多年后的明天,我們完整可以想象,周姬昌的這封信那時發生了很年夜的感化。《寫作》雜志起步階段,畢竟仍是由有名散文作家吳伯簫擔負主編。1982年8月吳老謝世后,又由有名詩人臧克家繼任。現在,周姬昌師長教師也故世了。《寫作》雜志則曾經被寫作學界、語文講授界及社會各界公以為是一份高檔次、高風格、高實際性與適用性為一體的優良期刊。但是,周姬昌(實在也代表了諸多其它刊物開辦者)在創刊初期所經過的事況的艱巨困苦,所作出的開闢性進獻,永遠不容遺忘。
(信札圖片由青年加入我的最愛家夏子魁供給)